時間:2023-10-09 03:16 來源:中醫中藥 閱讀量:9137
功能主治
①《貴州草藥》:清熱利濕,通淋。治黃疸肝炎,血尿。
②《貴州藥植目錄》:治哮喘。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5~1兩。
臨床應用
治療慢性氣管炎:采用烏棒子、大血藤、淫羊藿,三者分別做成片劑同時服用。烏棒子片系用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分別制成,簡稱水煮片和醇浸片。水煮片每片0.1克,相當于生藥0.33兩;醇浸片每片O.2克,相當于生藥0.4兩。大血藤、淫羊藿片皆由浸膏制成,每片0.5克,相當于生藥大血藤O.13兩,淫羊藿0.06兩。按不同劑型分為2組:第1組烏棒子水煮片。每日6~9片或15片,大血藤9片,淫羊藿9片;第2組烏棒子醇浸片、大血藤及淫羊藿片各9片。均以10天為一療程,或連服20~30天。據二個療程的療效觀察,第1組67例,近期控制19例,顯效12例;第2組49例,近期控制9例,顯效10例。臨床發現,烏棒子水煮片組療效優于醇浸片組。上述烏棒子復方具有較好的止咳、祛痰和一定的消炎作用,平喘作用較差。少數患者服用上方濃煎液后,有胃區不適,惡心,腹痛,飽脹,口麻澀,皮膚瘙癢等反應,偶有頭昏、心悸,于停藥后很快消失。片劑特別是水煮片的副作用較少。
摘錄
《*辭典》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