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23 07:37 來源:中醫中藥 閱讀量:14072
白茅根簡稱茅根,味甘,性寒。主要有涼血止血、清熱利水的作用。白茅根味甘而不膩胃,性寒而不傷胃,利水而不傷陰津,是常用的清熱止血藥。對衄血、咳血、吐血、尿血等各種出血性疾病,常配合小薊、藕節、蘆根、黃柏、丹皮炭、生地等同用。白茅根治尿血的效果尤好,也是其特點之一。本品有清熱利水的作用,對濕熱淋、、水腫等病,可配合車前子、木通、萹蓄、瞿麥、豬苓、茯苓、黃柏等同用。側柏葉清血中的濕熱,苦澀而止血。白茅根清血中的伏熱,甘寒而止血。茅根炭偏用于止血;茅根偏用于清熱利尿、涼血;鮮茅根清熱涼血的效果更好。
茅針可用于外科,能潰膿破腫。茅花(白茅根的花)治吐血、衄血、上焦血熱而出血的疾病優于茅根。白茅根治尿血優于茅花。蘆根、茅根均能清熱,但蘆根偏于清氣分的熱,生津止渴。茅根偏于清血分的熱,益胃止渴。據近代研究報導,白茅根有顯著的利尿作用;茅花能縮短出血和凝血時間,并能降低血管通透性,故有止血作用。用量一般二至六錢。鮮者可用一至二兩。單味使用時可用至數兩,甚或半斤。茅花、茅針一般為一至三錢。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