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3-13 10:06 來源:中國網 閱讀量:9438
近期,中金公司、國泰君安、中信建投、開源證券、華福證券、國海證券、長江證券、東吳證券、申萬宏源等券商紛紛舉辦春季策略會,對新一年的宏觀經濟、市場走勢、板塊配置等作出最新研判。今年以來,DeepSeek引發的人工智能熱潮席卷全球,記者注意到,不少券商特設AI、人形機器人專場,聚焦科技創新帶來的投資機遇。
展望2025年,機構普遍認為,多重因素驅動下,A股市場行情可期。具體配置上,科技、消費等領域的投資機會受到高度關注。
逆周期政策加碼是大勢所趨
對于2025年宏觀經濟形勢,多家券商表示,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將推動內需提振和消費恢復。
開源證券宏觀經濟首席分析師何寧表示,2025年全球經濟復蘇分化,中國宏觀經濟以我為主、韌性猶存,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加強超常規逆周期調節。消費政策將加碼。同時,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將帶動全要素生產率迎來新一輪上行。
長江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伍戈表示,逆周期政策加碼是大勢所趨。他認為,鑒于我國數字化進程較快,疊加地產調整等引致的價格壓力,逆周期政策的超常規發力或更顯迫切性。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部負責人、中金研究院院長彭文生表示,當前中國經濟供給側受益于規模經濟和科技進步的追趕效應,發展潛力較大,需求側則面臨需求不足的問題。未來經濟的發展趨勢,將從“規模不經濟”轉向“規模新經濟”,依靠創新經濟驅動增長。彭文生認為,須實施面向家庭部門的財政擴張,財政需要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提高農村養老保障,在這個過程中增加貨幣供給。
多因素驅動A股行情可期
對于投資者關注的A股市場走勢,券商普遍認為,多重因素驅動下,A股行情可期。
“隨著美聯儲進入降息周期、國內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A股市場底部大概率已在2024年出現,2025年風險偏好中樞有望回升。”中金公司研究部國內策略首席分析師李求索認為,今年初,在科技與文化領域發展超預期的催化下,A股市場結構性機會進一步增多,自下而上的賽道研究更加重要。從節奏上看,下半年市場表現有望優于上半年。
申萬宏源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傅靜濤認為,雖然仍有一定欠缺,但A股行情全面啟動的條件正在變得豐滿。資金面方面,隨著中國資產重估,短期糾偏預期行情正全面演繹,若中期樂觀預期確認,外資進一步流入有望形成資金面共振。周期性改善方面,A股供需格局改善、企業盈利能力上行的窗口有望出現在2026年,今年下半年樂觀預期可能“搶跑”。后續,在“中國式創新、中國AI應用優勢、中國戰略機遇期”的演變過程中,可能蘊含著更大級別行情發酵的線索。
科技領域成焦點
今年以來,DeepSeek、人形機器人火爆出圈,引發市場對于科技股的追捧。在各家券商春季策略會上,“AI+”主題成為投資者一致關注的焦點,各家券商普遍設立了AI分論壇。例如,中信建投舉辦了以“春江水暖·萬物AI”為主題的“人工智能+”投資策略會,會議關注具身智能與機器人投資機會、AI算力投資機會等。綜合多家券商觀點來看,科技、消費成為集中唱多的領域。
傅靜濤表示,戰略看好科技產業趨勢的投資機會,如國內AI算力和應用、具身智能、低空經濟等。
李求索建議,重回景氣視野、關注賽道布局,重點關注幾條主線:第一,景氣成長,成長行業代表著先進技術的發展方向和政策支持方向,關注估值具備吸引力、基本面預期有望迎來出清拐點的成長產業,包括鋰電池、高端制造、半導體、消費電子等;第二,新型紅利,今年紅利資產可能并非整體性、趨勢性機會,更多為階段性、結構性表現,可結合現金流及股息率配置,關注食品飲料等泛消費領域;第三,政策支持,受益于內需政策加強和基本面預期改善的順周期行業可能有階段性機會,同時關注并購重組、化債等政策預期較高領域。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