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01 15:52 來源:中國經濟網 閱讀量:7798
最近,多地進入了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一些醫院兒童患者數量出現較大增長,兒科診療壓力較大,患兒就診出現了“排長隊”的現象。
兒科診療人滿為患,具有“潮汐式”的特點。很多家長都選擇下班、放學后帶孩子前往醫院就診,導致這一時段就診人數尤其多。當患兒短時間內大量涌入,接診醫生極難應對,就診秩序也難以維持,客觀上影響了診療效率。與此同時,一部分焦急的家長帶著孩子隨意進出診療室,還可能引起交叉感染。大量患兒集中于問診、檢測環節時,輸液、打針等下游診療環節,則可能處于閑置狀態。等到患兒進入下游環節,人滿為患的情況又換了一個場景重新出現。
對于醫院而言,當前,需要強化醫療秩序管理,讓兒科診療更智慧、更便民。診治兒童呼吸道感染,首先要分辨出感染類型,通過化驗等手段確定病原體是必不可少的環節。所以,讓一部分患兒“先化驗再診療”,不僅符合診療規律,而且可以起到分流人群和延緩診療高峰的作用。針對復診和再次輸液的患兒,可增設簡易復診門診,在提升診療便捷性的同時,也減輕醫生的接診壓力。
此外,醫院要思考如何儲備“后援軍”,打有準備的仗。比如,可以在緊急情況下,動員呼吸內科、急診科、新生兒科等科室醫生支援兒科,為兒科診療配備更為充沛的醫療資源。
化解兒科診療難,社會各方要共同行動起來。由于學校放學時間高度集中等,難免導致學生放學后扎堆看病。最近,多地已明確不帶病上課等措施,為兒童就診讓出更充裕的時間。家長們也應理性選擇就診時間和機構,盡量避免就診高峰期,降低孩子交叉感染風險。社區可以嘗試協調醫療力量,設置社區便民就診點,緩解醫院和家長們的壓力。
事實上,秋冬季一直是呼吸道感染的高發季,兒科診療難也是個“老大難”問題。每每出現這種狀況,都是對醫院兒科診療的一次考驗。這也說明,解決這一問題需要久久為功,尤其要注重落實增加兒科醫生儲備等長期行動。唯有院內院外力量一起行動,協同發力,方能疏通就診擁堵,維護好兒科診療秩序。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