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6-08 03:27 來源:中新網 閱讀量:9238
記者7日從西京醫院獲悉,該院肝膽外科團隊近期成功完成一例32厘米長、26斤重的肝臟特大血管瘤切除手術,使患者重獲新生。
來自山西的陳女士多年來一直受到巨大肝血管瘤的困擾。2013年體檢時,醫生發現其肝臟內“藏”有21厘米×11.5厘米的巨大血管瘤,盡管先后經歷兩次干預治療,但效果并不盡如人意。隨著瘤體逐年增長,它開始壓迫周圍器官和血管,導致陳女士常常感到腹部脹痛。近一年來,飲食受到嚴重影響,基本上每頓飯只能吃少量稀飯、豆漿等流食。不僅給陳女士的生活帶來巨大不便,還給她造成沉重的心理壓力。
據介紹,直徑超過10厘米的肝臟血管瘤被稱為巨大血管瘤,而超過15厘米的則屬于特大血管瘤。由于切除手術風險高,且術后可能出現肝臟衰竭等嚴重并發癥,陳女士曾輾轉多地就醫,但均因風險太大而無法進行。雖然“肝臟移植”是一種可行的治療方案,但其高昂的費用令陳女士一家望而卻步。
在得知西京醫院擅長腹部疑難復雜手術后,5月8日,一家人驅車600多公里前來就診。經過詳細的門診評估,肝膽外科楊雁靈教授初步判定,陳女士位于左葉和右前葉的肝血管瘤被完全切除,是完全有可能的。入院后,團隊進一步完善檢查,對手術范圍和殘肝體積進行充分評估。
“肝血管瘤雖然是一種常見的良性腫瘤,但當它長到比籃球還大時,腫瘤邊緣已經靠近體表,由于肝臟血供豐富,一旦受到外力,極有可能導致瘤體破裂、大出血,從而危及生命。肝血管瘤體積越大,破裂風險也就越高。”楊雁靈介紹道。
經醫院多學科專家深入討論,制定了特大肝血管瘤切除手術的最佳方案,并準備實施手術,目標是既要確保腫瘤安全切除,又要盡可能地保留正常肝臟組織及其功能。來自肝膽外科、麻醉科、放射科等科室專家共同協作,對患者展開了救治。
5月15日,經過周密的術前籌備,手術正式開始。據介紹,盡管之前已經做了詳細檢查,但開腹后,在場的醫務工作者還是感到驚訝。肝臟幾乎占據整個腹腔,使得其它組織器官幾乎被擠壓得無處容身。肝臟表面不平整,質地略顯堅硬,且活動度受限,這就要求手術團隊在操作時需格外小心,以防對肝臟造成額外損傷。
瘤體的位置也很棘手。與第一肝門緊密相鄰,且緊密包裹著多根重要的肝臟血管。任何血管的損傷都可能引發難以遏制的大出血,甚至可能導致空氣栓塞,從而危及生命。手術過程中的每一步操作都必須極為謹慎。
術中,在竇科峰院士指導下,麻醉科朱正華教授精準控制中心靜脈壓,楊雁靈、李偉民、楊龍等成員緊密配合。團隊小心地分離肝臟、血管瘤與周圍粘連組織。接著,精確地解剖了第一肝門,并預留了阻斷帶以應對突發情況。團隊還充分游離并清晰地顯露出下腔靜脈、門靜脈、肝臟動靜脈以及左右肝管等關鍵血管位置。最后,沿著血管瘤右側邊緣,精準地游離了瘤體,并成功地將其完整切除。
期間,楊雁靈教授用雙極電凝配合獨創的“水煮肉片”止血法對肝臟斷面充分止血,手術歷時4小時順利完成。經測量,成功切除的血管瘤大小達33厘米×28厘米×23厘米,重達26斤。
經過短暫的ICU監護后,陳女士在術后第二天便順利轉回普通病房。目前,陳女士已經能夠下床活動,身體各項指標也逐漸恢復到接近正常水平。她開始正常進食,整體康復狀況良好,預計一周內即可痊愈出院。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