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10-18 18:17 來源:投資界 閱讀量:8202
華潤啤酒繼續“瘦身”。
近日,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項目信息顯示,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下稱:華潤雪花投資)擬轉讓雪花啤酒(汕頭)有限公司(下稱“雪花汕頭”)100%股權。
雪花汕頭位于汕頭市老牌工業重鎮金平區內,曾于兩年前被掛牌轉讓,但至今無人“接盤”,目前已經停止運營且處于虧損狀態。
不止為了及時止損,出售雪花汕頭還是華潤啤酒有限公司(0291.HK,下稱“華潤啤酒”)優化產能布局棋盤中的一顆棋子。近年來,華潤啤酒一方面陸續出售天津、黑龍江、遼寧等多個地區的工廠,另一方面也在新建高效產能。
一邊關廠、一邊建廠已成為當前啤酒巨頭布局高效產能的常規動作。
1、汕頭老工廠無人“接盤”,7年減少36家廠
上海聯交所信息顯示,雪花汕頭位于金平工業園區內,工廠土地面積為13.5萬平方米,東側潮汕大道可直達潮汕環線高速、汕昆高速。
4月,上海聯交所公眾號發布《華潤啤酒資產處置項目推介系列|廣東汕頭工廠資產轉讓》一文,披露了雪花汕頭更多信息。
上述工廠待處置資產包括尚可使用年限為31年的土地、房屋建筑物、機器設備700余項,交通運輸設備200余臺等,資產總計1526.09萬元。最新信息顯示,截至今年7月31日,雪花汕頭虧損160.64萬元,負債達1197.5萬元。當前,工廠人員已全部安置。
雪花汕頭最近主要財務指標。圖源:上海聯交所
其實,在兩年前,華潤啤酒也曾將雪花汕頭全部股權及其1080萬元債權掛牌轉讓,彼時轉讓底價為2.6億元,但至今仍無人問津。有報道稱,該工廠自2018年11月開始關停。
此外,華潤啤酒還將手中多家工廠進行資產轉讓。
時代財經注意到,其位于天津、遼寧、黑龍江、吉林、內蒙古、福建等省市地區共9家工廠于今年多次在上海聯交所進行資產轉讓公示。據北京商報今年4月報道,華潤啤酒相關部門稱上述公示轉讓資產均為2023年12月31日之前已關停的工廠,屬于常規資產轉讓公示。
針對華潤啤酒轉讓上述資產相關事宜,10月17日,時代財經致電上海聯交所,相關人士稱不接受采訪。同日,時代財經多次致電華潤啤酒,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查閱華潤啤酒歷年財報可知,其工廠數量于2016年達到頂峰的98家,但自2017年起持續關停工廠,截至2024年上半年,工廠數量為62家,減少約3成。華潤啤酒的產能也隨關廠出現下滑。財報顯示,2017年-2021年,華潤啤酒的產能分別為2200萬千升、2100萬千升、2050萬千升、1875萬千升、1820萬千升。
而隨著華潤啤酒在全國各地生產線項目投產運營,產能隨之提升。2022年-2024年上半年,華潤啤酒的產能分別為1841. 4萬千升、1910萬千升、1940萬千升。
2、啤酒巨頭激戰,華潤攻不下華南市場?
回溯過去,雪花汕頭原為金威啤酒的汕頭工廠,曾是華潤啤酒爭奪華南領地的重要棋子。
早在2004年,華潤啤酒就開啟布局華南市場,2004年9月,華潤啤酒宣布投資6.8億元在東莞建新啤酒廠,設計產能30萬噸,打破了其在華南的僵局。2013年,華潤啤酒收購深圳金威,其在華南市場的份額顯著提升。
2013年2月,華潤啤酒以53.8億元收購了金威啤酒旗下包括汕頭工廠在內的7家啤酒廠。當時,華潤啤酒稱,憑借金威啤酒在中國市場尤其廣東地區的品牌聲譽及強大市場份額,該收購不但可增加啤酒業務的產能和規模效應,并可進一步完善公司于中國的銷售網絡。
那幾年,啤酒巨頭不停跑馬圈地,如2013年嘉士伯收購重慶啤酒、華潤啤酒在2016年回購華潤雪花前第二大股東SABMiller所持49%股權,把華潤雪花全數收入囊中。
并購擴張潮結束后,華潤啤酒、青島啤酒、百威亞太、嘉士伯、燕京啤酒五大巨頭的競爭格局已然確立,巨頭們也隨即整合盤中資源,開啟“瘦身”計劃,掀起一陣關廠潮。珠江啤酒就在2018年解散其汕頭工廠,當時珠江啤酒稱,汕頭公司僅擁有瓶裝啤酒灌裝生產線,主要生產普通瓶裝低端啤酒,已連續多年虧損。
與此同時,多家啤酒企業均有新廠建設動作。以華潤啤酒為例,其2019年與深圳市寶安區簽訂合作框架協議,投資總共約人民幣100億元在深圳建立總部基地及工坊啤酒廠,2021年在山東、湖南、福建共3個新建產能項目簽約等。
有業內人士表示,有些工廠由于無力進行改造投入而存在設備陳舊、工藝落后、生產效率低、能耗高、產品質量提升緩慢等現狀,只能選擇關閉。
某頭部啤酒企業相關人士接受時代財經采訪時表示,新建工廠成本的確很高,但又很有必要。
“因為我們一直都處于產能不足的情況,許多工廠集中在偏西部地區,需要從西邊運輸來支持東部的需求,運輸成本高,而且華南的工廠比較老了,當地政府不允許再擴大升級產能,就算換產線也沒辦法很好擴大產能,只能新建廠。”上述人士表示。
同日,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接受時代財經采訪時表示,華潤啤酒出售多家工廠的原因有兩大方面。一是可能政府對該塊地有重新的規劃;二是工廠原有的生產線太老舊了,已經不能匹配高端啤酒的生產工藝,改造的話成本會更高,所以從整個投入產出的角度,賣掉是更好的選擇。
“華潤啤酒位于東北的廠已經很老了,但那里是它發家之地,它不會放棄,只能不斷優化,未來的新廠肯定以華南為主。”朱丹蓬表示。
華潤啤酒2023年年報顯示,其位于東北的遼寧省、西南的四川省工廠數量最多,分別為6家和8家。同時,華潤啤酒在東北三省的市占率均處于首位。據品牌評級權威機構Chnbrand于2024年發布的報告,華潤雪花在黑龍江、吉林、遼寧的市占率分別為49%、51.5%、67%,在四川及貴州的市占率則更高,分別達79%、84.5%。
然而,在華南這個巨頭必爭之地,華潤雪花的競爭地位并不突出。上述報告顯示,其在廣東區域不敵青島啤酒,市占率排第二位,達25%,在廣西市占率僅有2%,在海南擠不進前三。截至2023年末,其在廣東、廣西、海南的工廠數量分別僅有4家、1家和1家。
相較之下,為爭奪華南市場,嘉士伯在“飲料之都”佛山的啤酒生產基地目前已啟動試生產,預計年產能將達到50萬千升。在產品結構向高端化升級的存量市場博弈下,華潤啤酒還需持續布局產能優化。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