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10-25 10:48 來源:證券之星 閱讀量:12609
10月24日,Wind重組指數創階段新高,9月24日以來累計漲超40%。
成分股中也是妖股輩出,如25天22板的雙成藥業,6連板的富樂德(301297.SZ)以及此前8連板的光智科技(300489.SZ)等。
“2024年與2023年相比,重大重組的上市公司上漲概率、平均漲跌幅均更高。”中國銀河策略首席分析師楊超指出。
據他統計,2024年初至10月15日,A股首次披露重大重組事件的89家上市公司中,73.03%的個股在首次披露日后1個交易日上漲;首次披露日后5個交易日、10個交易日、15個交易日實現上漲的個股占比分別為57.30%、53.93%、52.81%,即一半左右。
華創策略指出,當下重視并購重組變得愈發重要,主要基于兩點:一是,并購重組能夠明顯解決IPO“堰塞湖”的問題。二是,并購重組是上市公司提質增效的重要途徑。
當下多只有資產重組、注入預期的股票也受到市場關注。
“公司近期關注到股吧、媒體平臺關于公司控股股東持有黃河科技集團信息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股權的討論。”二連板的瑞貝卡(600439.SH)24日晚間發布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稱,控股股東持有許昌瑞東電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簡稱“許昌瑞東”)60%的股權,許昌瑞東持有黃河信產40%的股權,上市公司未持有黃河信產股權,與黃河信產無業務往來,控股股東沒有資產注入計劃。
瑞貝卡還提示風險稱,截至10月24日收盤,公司股票靜態市盈率為337.69倍,動態市盈率為255.46倍,存在市盈率較高的風險。股價短期波動幅度較大,敬請廣大投資者注意二級市場交易風險。
南財快訊記者還注意到,近日市場討論昇顯微電子、硅谷數模兩家公司有被注入萬盛股份的可能。一是上述兩家公司都屬于半導體行業公司,受益政策支持;二是與上市公司有較大淵源,如昇顯微電子的實控人為高獻國,他目前還是萬盛股份的董事長。
對此,記者24日以投資者身份致電萬盛股份,相關人士回應稱,暫時沒有考慮收購上述資產,目前也沒有接到相關通知,以具體公告為準。談及并購方向時,該人士稱,公司主業是精細化工,目前并購還是圍繞主業開展。
從同一實控人下資產注入預期角度,華創策略按照以下三大條件進行篩選:
最終篩選出71家存在同一實控人下資產注入預期的上市公司。按照申萬一級行業分類,主要集中于計算機、家電、電新、電子等行業;其中34家為央國企;根據《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中構成重大資產重組的標準,若實行資產注入有可能構成重大資產重組的有20家;篩選出的暫未過會公司名單中,前5大股東包含國資創投的有16家。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