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24 09:26 來源:名城蘇州 閱讀量:15923
準備放飛,出口網打開!每天,電站生態園的大雁基地都會數次放飛大雁,不僅可供游人觀看,還能進行仿生飛行技術研究,根據所獲數據建立模型,為飛行器設計提供參考。
這個基地位于電站生態園北側的楊林塘邊。不放飛的時候,大雁都棲息在用尼龍網圍成的棚中。大雁馴養員許玉才說,這里的大雁共有四種,其中,有三種是羽毛以灰色為主的,灰嘴的是鴻雁,紅嘴的則是灰雁,臉兩側各有一塊白斑的是加拿大飛鵝;另外一種羽毛以白色為主的,則是歐洲大雁。此外,跟大雁一起養的還有幾只黑天鵝,它們大多數時間都生活在水面上,放飛大雁時,它們偶爾會一起跟飛。
隨著雁棚東側一道網打開,又一次放飛開始了。許玉才將大雁們從棚中趕出,另外一位工作人員拿著長塑桿將大雁趕上路面,雁群在路面上加速奔跑,很快就紛紛飛起來。雁群飛過小橋后,向東南方拉出一道弧線,又分成了兩隊向著楊林塘飛去,到了楊林塘上,又都飛撲到水面上。在水里戲耍一陣后,每隊大雁都排成一列,游到了基地邊的小河里。
基地管理員周燕芳介紹,大雁基地位于農文旅融合發展的電站村,目前主要開展大雁的放飛觀賞項目,每天9:30和14:30都會進行一次放飛表演,進行實驗時也會不定時放飛。大雁飛行姿態優美,雁群齊飛場景壯觀,具備一定的觀賞性。基地還養了3只網紅鴨柯爾鴨,小巧可愛,特別受到小朋友的喜愛;還飼養了5只鸕鶿,訓練好之后可以開展捕魚等水上表演。
這個基地同時也是上海交通大學設立的蘇州航空航天飛行實驗中心,承擔著一些實驗項目。中心工作人員秦蘇陽告訴記者,中心已經進行過一些實驗項目,最近主要開展的有兩個實驗項目,一是大雁起飛過程動力學模型方面的實驗,主要通過傳感墊、傳感器,測試、采集大雁起飛時的各種數據,建立動力學模型;二是開展大雁撲翼運動中飛行氣動力和慣性力的耦合模型方面的實驗,實驗過程中,會用工業相機高速拍攝照片,再進行研究分析。這些實驗對飛行器,尤其是新型的仿生飛行器設計很重要。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