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10-19 04:27 來源:證券之星 閱讀量:17282
10月18日,“工業新生 產業未來”琴澳創新產業園奠基儀式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下稱“合作區”)舉行。此次奠基是合作區首個工業用地的首次動工,標志著合作區先進制造產業邁出關鍵一步。
合作區執行委員會副主任蘇崑表示,琴澳創新產業園的開發建設是落實琴澳一體化發展戰略的新舉措,利用分線管理等制度優勢,巧妙化解琴澳生產制造空間稀缺的難題,進而為推動澳門品牌工業集聚發展、支撐科技研發和高端制造提供關鍵載體。同時,全力開創合作區“工業上島”的新模式,作為合作區首個“工業上島”“工業上樓”示范項目,產業園內先進的生產用房、現代化配套服務設施等一應俱全。此外,通過“橫琴生產+澳門監制”創新模式,激活周邊地塊,推動兩地產業的深度融合與協同發展,可以進一步完善跨境產業鏈。
對于合作區而言,“工業上樓”其實是留住制造業的一條出路。隨著新興產業的發展,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和以集成電路為主的高端制造產業逐漸成為合作區的優勢產業。但是與其他自貿區相比,產業空間不足成為制約合作區先進制造業發展的瓶頸。
為高端制造業騰出空間,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建筑空間容積率,就成為合作區推進“工業上樓”的主要動力。據介紹,琴澳創新產業園項目將圍繞合作區“四新”產業發展,打造40余萬平方米高品質生產制造空間,形成以創新中醫藥生產、高端醫療器械及食品生產為核心,以企業定制化為特色,兼顧生物醫藥領域相關產業的“3+1+N”產業模式,項目預計2026年底竣工,預計可吸引超過100家優質企業入駐。
從功能定位上,琴澳創新產業園將打造一個涵蓋保健品、食品、生物醫藥和醫療器械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綜合性園區,主要用于支持重大產業招商項目的落地,助推澳門品牌工業的發展。園區內配備了生產廠房、員工宿舍及會議中心等完善的配套設施,能夠滿足超過5500人的生活和工作需要。
琴澳創新產業園為什么適合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這類型的企業入駐?
一方面,合作區各類生物醫藥科技創新企業“苗子”多,“爆發式”增長階段需要快速找到適配的研發制造空間,這類工業智造空間能夠很好地契合這一發展規律,也具備“上樓”潛力。
以首個落地合作區的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作為為例,近年來發展勢頭迅猛。截至今年8月底,該產業園注冊企業237家,其中注冊澳門企業83家,簽約入駐澳門企業54家,占入駐企業的41.86%。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合作區中醫藥及澳門品牌工業的增加值相比2021年增長了33%,而截至今年上半年,增長率已超過20%。
另一方面,生物醫藥產業無需過度強調“載重”,具備“工業上樓”的條件,對于這類企業更具吸引力。
在當天活動現場舉行的戰略合作推廣啟動儀式上,中醫藥廣東省實驗室副主任周華表示,琴澳創新產業園擁有四大明確定位,將打造合作區生物醫藥“醫教研產”完整生態圈,成為推動澳門品牌工業升級與多領域合作的關鍵平臺。中醫藥廣東省實驗室與產業園的發展方向高度契合,未來將就推動中醫藥科技研發、成果轉化等領域開展戰略合作,攜手推進中醫藥產業化、現代化。
國藥集團重慶醫藥設計院副總經理張云表示,琴澳創新產業園將為澳門品牌提供產業化支撐,推動澳門中醫藥產品能夠規模化地走向世界。國藥集團在設計產業園的過程中,充分考慮中醫藥、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品在生產過程中的專業性要求,同時兼顧通用性,全力保證各類企業在入駐后能夠滿足研發、試驗、生產需求。
飛鶴乳業橫琴工廠總經理呂玉濤透露:“公司目前已經在橫琴布局了一期生產加工基地,未來計劃在琴澳創新產業園內新增生產線,制造兒童青少年奶粉和中老年奶粉,并有望在產業園內新增電商版塊統籌境內外產品銷售,利用琴澳發展利好提升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據了解,琴澳創新產業園將以“工業上樓”方式建設高品質、低成本、定制化的廠房載體,打造“分線管理”“加工增值30%免關稅政策”等制度優勢和“澳門注冊+橫琴生產”品牌效應的最佳應用場景。同時,產業園還按照中藥制劑、生物制藥、醫療器械及食品生產的功能特點和生產要求進行園區設計,并統一配置生產性廢水廢液處理站、雙電源供電等配套設施,提供幫助企業引入洽談公共倉儲和冷鏈運輸等設施和服務,降低企業入駐成本。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